返回列表 發帖
25# 21648069


看見幽的反應我竟然笑了。
顏落
有小哥快撲(住手

TOP

寫信給他人的時候,一句「你好嗎?」是一種禮貌的寒喧,而寫給自
己的信,問上一句「你好嗎?」,或許是一種習慣,也或許是對自己
的未來隱約的帶有一種期盼,期盼收到這封信的未來自己,已經跳脫
現在自己所面臨的困境,已經走出現在自己所沉浸的憂鬱。

21648069的評文說:「信裡的「你好嗎」所想表達的,是當自己受到
挫折時,會用以那樣的話語來鼓勵自己」,我想,從寫信當時的自己
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問候之所以能夠鼓勵自己,大概就是因為對於未
來所抱持的希望所致吧。

只是,個人不太能夠理解,為何對於這樣一句問候的話語,主角會感
到「震懾」?

TOP

27# 21648069


網路上的姊妹ww?跟傻傻一樣的關係噢(?)。
顏落
有小哥快撲(住手

TOP

寫信給他人的時候,一句「你好嗎?」是一種禮貌的寒喧,而寫給自己的信,問上一句「你好嗎?」,或許是一種習慣,也或許是對自己的未來隱約的帶有一種期盼,期盼收到這封信的未來自己,已經跳脫現在自己所面臨的困境 ...
29467738 發表於 2012-3-23 23:57


正如您所提到的「跳脫現在所面臨的困境」,掃遍所有陰霾,而震懾的原因便是:主角以前對自己的鼓勵、對自己的期許其實一直都隱藏在主角心中一個小角落,只是並未多加留意,如今再度回顧後,才發現那些問候就是長久以來不曾變動過的勉勵,也就是其實自己的志向、願景並未改變過,並沒有對自己放棄過,因此感到震懾甚至感動。


我是彥。

TOP

本帖最後由 29467738 於 2012-3-24 13:00 編輯

這是一篇很耐人尋味的文章,不過也有點難以理解。剛開始,尚未看到21648069的評論之前,個人只覺得主角行為詭異。為何一個人會有這麼矛盾的行為呢?這是我一開始的想法。且文章最後的「瀨芙」,似乎也是意有所指。只是,回過頭再次仔細閱讀文章,仍舊無法得出本文主角的行為原來是「以前的自己寫信給現在的自己」這個結論。

說到這裡,個人還真是佩服21648069,竟能夠看出這點來,確實厲害!不曉得21648069是從本文的哪處看出端倪的?不過,縱然明白了主角的行為原來是「以前的自己寫信給現在的自己」,但對於文中主角的諸多行為,本人仍舊無法得出合理的解釋。本人就像裡頭的主角,「認真仔細地閱讀每一個字,拚命地想找出些線索」,想找出本文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意涵,但始終不得其門而入。幸好,與作者交流過後,總算對本文有點眉目。以下:

作者所說的這句:「其實自己的志向、願景並未改變過」,個人猜想,這一段話應該就是本文中寫信的主角之所以感到憂愁、收信的主角之所以不願面對的原因。

每個人在年紀尚輕的時候,都會抱持著遠大的志向與美好的夢想,但這些志向與夢想卻經常會因為時間的經過、歲月的流逝、年紀的增長,逐漸明白到實現的困難甚至完成的不可能之後,被選擇放棄或遺忘。能夠始終如一堅持到底的人,寥寥無幾。而在堅持與放棄之間,必經幾番掙扎,而後才會出現結果。

文中,高中時期的主角或許正處於這個掙扎時期。踏出社會實際面對現實的時期越來越近,自己的夢想又尚無實現之能力,在現實殘忍的逼迫下,堅持完成自己的夢想,幾乎是空談。而選擇放棄夢想,接受現實,又該何去何從?未來一片茫然。這種時期,憂愁陰鬱的情緒便隨之而來。

「就這樣讓我發洩發洩吧。」,此時,寫信給自己,成了自己發洩情緒的管道。只是,當時茫然的自己,或許就連自己為何感到憂愁,也同樣感到茫然。因此,縱使主角「每次收到便會認真仔細地閱讀每一個字,拚命地想找出些線索──想找出她煩悶的原因」,但由於尚未跳脫困境走出憂鬱,所以即便主角努力的探究思考過去自己憂愁的原因,仍無結果。

收到過去自己寄給現在自己的信的主角,對未來仍舊茫然,對現在也感到自卑,更對過去懊惱,他對一切失去面對的勇氣。頹喪的他「開始不再鑽研」,一心只想逃避現實,所以主角對於過去自己寄給現在自己的信的態度是「不甚喜愛」,而對於那時的自己,因為懊惱的感覺作祟,所以也是不願面對。

與此同時,借由寫信來發洩情緒的自己,「寄信的次數也不若往常那樣頻繁,寫的內容也漸漸地變得愈來愈少。」,這或許是因為主角追求夢想的心漸漸被壓抑,實踐志願的理想慢慢被淡忘。現實與夢想的拉鋸戰中,現實已快要得到勝利的原因所致。

但,放棄夢想令人感到空虛,甚至讓人覺得寂寞。「空虛終究還是有的,還帶了個寂寞來。」空虛與寂寞在作祟,「這促使了他回去翻閱她所寄來的每一封信」。

「或許是他的年齡增長了些,所以他看出了她所想表達的。」內心深處始終無法放棄夢想的主角,似乎是因為經過歲月的洗禮,終於認清自己一直以來懷抱希望不想放棄夢想的那顆心。「而後他便日也盼;夜也盼地期待她來信。」認清接受之後,原本排斥的心態,因而有所轉變。現在的主角,已經決定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並且「希望她(個人認為此處的她係指夢想)能就這樣不離不棄伴他至死」,一切撥雲見日。有夢最美。

TOP

本帖最後由 44485319 於 2012-3-24 16:39 編輯
這是一篇很耐人尋味的文章,不過也有點難以理解。剛開始,尚未看到21648069的評論之前,個人只覺得主角行為詭異。為何一個人會有這麼矛盾的行為呢?這是我一開始的想法。且文章最後的「瀨芙」,似乎也是意有所指。只 ...
29467738 發表於 2012-3-24 07:35


  文章的意思,我表達的並不明顯,僅能在末段以雙關的方式點出提示,用著「這女孩即是他的生命」的確難以看出是自己寫給自己。的確如您的想法,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期望以及熱情,多少都會被現實給磨滅,到最後徒留一身的只有疲憊感,但是就好像小時後許下的夢想一樣,需要一些動力來保存它。

  真的非常感謝您深入的感想。


我是彥。

TOP

「擁著那封信,他心滿意足地闔上了眼。明明知道再怎麼反省也沒用了」,對於
這段文字,個人始終無法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他便日也盼;夜也盼地期待她來信。他卸除了他對她的排斥,就只希望能夠得
到她的原諒,能夠原諒他的狠心拋棄。」,此段應是主角在明白自己追求夢想的
心意之後,開始卸除對過去自己的排斥,從懊惱過去自己無法堅持實現夢想的懊
悔之中,逐漸走出陰霾的一段心裡歷程。

「最後,他終於是等到了。」,便是主角已經原諒自己、接受自己、跳脫過去陰
霾的一個宣示。因此主角「擁著那封信,他心滿意足地闔上了眼。」,但又為何
,主角還有「明明知道再怎麼反省也沒用了」的想法呢?

不曉得我的解釋哪裡出了差錯?可否請作者談談自己的想法呢?

TOP

個人認為29467738的「讀後感」分析深入,頗令我讚嘆佩服。

若我是能針對「文字」提出糾正者;你則是能針對「文義」提出見解者。
說來我們倆的評文方式差異甚巨,但若能結合並進對作者而言彷彿聖水洗禮(這比喻有些牽強吧)。

不曉得有無這榮幸,將29467738的讀後感評語置入我的「筆評收藏園地」精選集呢?
21648069 發表於 2012-3-24 13:17


承蒙21648069謬讚,本人的讀後感,不過是本人對於您的文章賞析的延伸罷了。
你能夠看出本篇文章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涵是「寄信給自己」,這才真正值得
讓人讚嘆與佩服!

本人這篇難登大雅之堂的讀後感,能夠被您賞識,並且置入「筆評收藏園地」精
選集,這是本人莫大的榮幸。

TOP

「擁著那封信,他心滿意足地闔上了眼。明明知道再怎麼反省也沒用了」,對於
這段文字,個人始終無法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他便日也盼;夜也盼地期待她來信。他卸除了他對她的排斥,就只希望能夠得
到她的原諒,能 ...
29467738 發表於 2012-3-24 17:17

「擁著那封信,他心滿意足地闔上了眼。」即是到最後感受到生命對自己的諒解,但是有時候一旦做錯事,即使對方原諒了自己,自己心裡難免會有疙瘩,以及對過往「再怎麼反省」也沒辦法補足以前未追逐夢想的缺憾。所以即使對方諒解了,與對方合好如初,主角依舊沒辦法原諒自己。


我是彥。

TOP

「擁著那封信,他心滿意足地闔上了眼。」即是到最後感受到生命對自己的諒解,但是有時候一旦做錯事,即使對方原諒了自己,自己心裡難免會有疙瘩,以及對過往「再怎麼反省」也沒辦法補足以前未追逐夢想的缺憾。所以即使對方諒解了,與對方合好如初,主角依舊沒辦法原諒自己。
44485319 發表於 2012-3-24 19:23

恩恩,原來如此。

不過,若是主角心理對於以前未追逐夢想仍舊帶有疙瘩、懷有缺憾,那麼個人認
為,以「明明知道再怎麼反省也沒用了」來表示這種心理,有點不合適。

因為仍舊帶有疙瘩、懷有缺憾的這種心理,應該是隱約的、內心深處的。「明明
」則是顯然的、外在客觀的。而「再怎麼…也沒有用了」這個詞,有種不管未來
再怎麼力圖挽回,也是徒勞無功,無法補救的這種絕對性的意思。

既然本文中的主角已經重拾追逐夢想的想法,只要這個夢想仍有【實現的可能】
時,主角即可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去完成,同時也可藉著揮灑汗水的同時,彌補過
去的缺憾。所以,以「明明知道再怎麼反省也沒用了」來表達主角依舊沒辦法原
諒自己的心理,個人感覺有點不合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