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閒聊】] 比成績好還重要的事:建立起一輩子都受用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路上,想要孩子養成主動的習慣,家長的角色很重要,你必須要堅持、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與肯定。諮商心理師陳志恆分享幾項原則,讓家長們陪伴孩子建立起學習的好態度。棒球經典賽

父母如何評估孩子的學習狀態,適時提供引導&學習策略?(點我)
「快去唸書!別再滑手機了!」這句話,你一定不陌生,也許正是你家中,親子之間每天上演的對戰戲碼。有的孩子回到家,願意主動唸書寫作業,有的卻需要三催四請,甚至要父母使出河東獅子吼,怎麼回事呢?

從小,我的父母給了我一個特別的「禮物」,便是在我剛進入學校唸書時,要求我每天晚上在同一時間,得乖乖坐在書桌前讀書、寫作業,為我建立起定時研讀課業(study)的習慣。即使離開校園許久,每天晚上,我仍習慣進書房去研讀,可能是閱讀,也可能是寫作。至今,受用無窮。

因此,我也鼓勵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從小建立起主動研讀課業的習慣;亦即,每天放學後,就能在固定時間讀書、寫作業與溫習功課。

所謂主動,就是不需要大人提醒或逼迫,孩子便棒球經典賽願意投入心思去做的態度。因此,習慣建立的初期,父母需要多花一些心思。但是,簡單而言,只要把握三個原則即可,亦即「小處著手」、「逐步漸進」與「反覆堅持」:

●小處著手:從簡單,做得到的開始做起,順勢而為。
●逐步漸進:依照年齡成長,逐步拉長研讀課業的時間。
●反覆堅持:每天都要堅持做到。

從小學開始練習每日定時研讀課業
首先,每日定時研讀課業的習慣,該從何時開始做起?

我認為,國小一年級是一個絕佳的時間點。因為,孩子開始有系統地學習基礎知識,除了學校的課堂學習外,課後複習的功夫也不能馬虎。而這時,父母對孩子仍有一定程度的威嚴與影響力。

在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前的半年起,父母最好開始向孩子預告會有這樣的安排,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而從開學第一天起,就要求孩子每天在晚飯後,稍事休息後,於固定時間開啟研讀課業的活動。也許是晚上六點半或七點,都可以;一旦確定時間,每天時間一到,就要求孩子坐在書桌前開始進行研讀。

再來,要研讀多長的時間呢?一開始也許20分鐘到半小時即可。請注意,務必從孩子可以做得到的開始,有的孩子一次只能專注10分鐘,那麼,就從坐在書桌前閱讀10分鐘開始吧!

接下來,每升上一個年級,就延長研讀課業的時間。例如,升上小學二年級後,從半小時延長為45分鐘,三年級1小時……等,沒有一套固定的時間標準,必須視孩子的狀況而定。延長的時間也必須要是孩子能夠棒球經典賽做得到的才行。如果一口氣增加太多的研讀時間,孩子很容易因為做不到而放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