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生活】] 電商三國誌:三巨頭財報揭示市場新變局,誰能突圍稱霸?

台灣電商界近期迎來一場激烈的轉型大戲,隨著PChome、momo與美商酷澎(Coupang)陸續公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三巨頭在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變革與營運挑戰下,各自走出獨特的發展道路。這場市場洗牌,不僅讓產業看見新的機會,也凸顯了不同策略帶來的成效差異。


PChome:轉型陣痛中蘊含新機

網家(PChome)第一季合併營收來到101.56億元,雖然年減13.3%,並出現8,088萬元的稅後淨損,每股虧損0.96元,主要原因來自於3C產品需求疲弱與高基期效應,使得其B2C核心業務面臨不小壓力。儘管財報數字仍在低谷徘徊,PChome卻沒有停下轉型的腳步。第一季不僅完成商店街與露天市集的重整,更啟用了林口A7智慧物流園區,為未來倉儲整合與第三方倉儲營運打下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其金融科技事業線(包含拍付、廿一世紀數位等)營收達3.88億元,年增逾20%,加上日本代購平台Bibian的持續成長,都為PChome在轉型期間注入了重要的現金流。此外,PChome 24h購物推出的「綠色商品館」,集結6,700項環保與節能商品,展現了對永續消費的重視,公司治理也連續兩年進入上櫃公司前20%級距,可見其在ESG方面的努力。在電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像鑽石回收這樣具有高度單價且專業服務的商品,也能透過這些平台找到新的銷售與推廣模式,甚至能為像我們這樣位於台中收購鑽石的實體店家,提供另一種觸及顧客的管道,將線上流量導向線下服務。


momo:科技升級穩固市場地位

富邦媒(momo)在第一季交出亮眼成績單,營收達到264億元,稅後淨利8.6億元,每股盈餘3.41元。儘管整體產業進入盤整期,且流量與廣告成本雙雙走高,momo依然展現出穩健的應變能力與財務韌性。momo平台商品數已突破200萬件,並透過數據驅動策略,有效提升轉換率並維持穩定的回購率。三月的《38女王節》促銷檔期與開學季需求,成功帶動美妝、家電與精品等品類買氣回溫。第一季月活躍用戶(MAU)年增11%,季有購會員年增7.5%,平台黏著度持續上升。momo積極網羅科技、廣告與物流背景人才,推進平台數位升級與新事業布局,為中長期成長奠定穩固基礎。


Coupang:台灣市場成獲利黑馬

美商酷澎(Coupang)第一季全球營收達79億美元,年增11%,毛利率提升至29.3%,稅後淨利更高達1.07億美元,幾乎翻倍成長。其中,台灣市場被點名為新興業務的最大亮點之一。「WOW會員」訂閱制成功複製了韓國的成功經驗,不僅顧客回購頻率提高,消費金額也顯著提升。創辦人金範錫指出,酷澎在台灣已與可口可樂、寶僑、百事可樂等國際品牌,以及多家在地品牌建立供應商直供合作,選品在季內成長近500%。此外,台灣用戶的高度參與推升新興業務營收至10億美元,年增67%。儘管該部門EBITDA仍虧損1.68億美元,但已較去年同期改善1,800萬美元。在技術層面,酷澎持續投資AI預測、倉儲自動化與精準配貨系統,大幅降低服務成本並提升物流效率,並與旗下Coupang Eats和Farfetch協同發展,為中長期多元營收鋪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