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時事】] 銀樓代購LV手鐲GG了!闆娘崩潰:一條金手鐲和解金要$20萬?

在台北市一條老字號的銀樓街上,一起看似尋常的黃金交易,卻意外引發了一場嚴重的法律風波。一名銀樓業者因販售一條刻有國際精品品牌LV經典LOGO的金手鐲,遭該品牌派員蒐證並以違反商標法提起公訴。

對於遭到起訴的銀樓負責人而言,她的辯護核心相當純粹:「有價值的是黃金重量。」她喊冤表示,這批刻有特定圖樣的金飾是應顧客“指定”需求而進貨販售,在她眼中,金飾的價值判斷標準是純度與克重,而非其上鐫刻的圖樣是否屬於名牌。這種觀點,精準點出了傳統貴金屬業者與現代品牌法規之間的認知落差。無論是進行台中收購K金業務,或是處理高純度黃金條塊,貴金屬的本質價值確實奠基於其物理重量。

然而,法律的視角顯然不同。在商標法中,核心精神是保護品牌所有者的權益,並防止消費者產生混淆或誤認。律師明確指出,即便業者聲稱不具備鑑別品牌真偽的能力,或強調自己只重視金屬重量,但只要商品上附有足以讓消費者誤認為是精品正品的標誌,就可能構成侵犯商標權。這條售價新台幣2萬6800元、充滿爭議的金手鐲,就是因為其圖樣與LV經典花紋不符真品,卻足以魚目混珠,最終成了業者遭訴的關鍵證據。

這起事件對於所有從事貴金屬買賣的業者,無論是大型連鎖銀樓或是專營台中K金回收的小店,都是一個響亮的警鐘。過去許多業者或許習慣於在黃金商品上提供客製化刻字或圖案服務,但如今,這項服務的界線已經變得異常模糊且充滿風險。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當前K金回收行情每日波動,許多消費者會根據即時金價決定是否出售手邊閒置的金飾。在這個過程中,業者對貴金屬價值的判斷是基於重量與純度(如$18K$、$14K$等),而非其圖案或設計。然而,一旦牽涉到品牌侵權問題,這筆交易的成本將遠超黃金本身。侵犯商標罪最高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面對國際品牌的提告,業者即使選擇和解,所需支付的和解金也往往巨大,讓一條幾萬元的仿冒手鍊,最終換來「得不償失」的沉重代價。

因此,無論是銀樓的進貨銷售,或是專業的收購K金服務業者都必須建立更嚴謹的品管與法律審核機制。確保銷售或回收的產品不會因為設計圖樣而誤觸商標法的紅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