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或稱鄂豫皖蘇區是土地革命戰爭中國共產黨所創建革命根據地之一。它的前身是鄂東根據地、豫南根據地和皖西根據地。

1927年11月,潘忠汝等領導了湖北黃安、麻城地區的農民起義,開闢了鄂東根據地;1929年5月,徐子清等領導了河南商城的農民、士兵起義,開闢了豫南根據地;1929年11月,舒傳賢等領導了安徽六安、霍山農民、士兵起義,開闢了皖西根據地。1930年4月,成立了中共鄂豫皖邊特委. 1930年6月,召開鄂豫皖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布成立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1931年,紅軍攻占光山縣新集(今新縣縣城)後,將三個根據地連接成鄂豫皖蘇區。1931年11月,成立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下轄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以大別山為中心,最盛時期包括周圍20餘縣,成為僅次於中央蘇區的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2年11月,由於第四次反圍剿的失敗,紅四方面軍開始了戰略轉移。留在根據地堅持鬥爭的紅軍重建了紅25軍。1934年11月,紅25軍長征北上,當地又組建了紅28軍,在高敬亭等領導下,堅持游擊戰爭,直到1937年國共合作抗戰的開始。中國共產黨擁有第一架軍用飛機的時間可以追溯回1930年鄂豫皖蘇區自中華民國國軍部隊擄獲之德國制雙翼機,該機後改名列寧號,飛行員龍文光(1899-1933)投誠,成為中共第一名飛行員。

1947年,劉伯承和鄧小平軍隊挺進中原,前出大別山地區,重建了鄂豫皖根據地,並使之成為解放區的一部分。

TOP

你有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