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47859533 於 2013-3-28 15:55 編輯
25# 27699731
你的圖看起來好像是草稿跟線稿混在一起了,有分圖層再畫嗎?
我線稿和部分上色都是使用SAI,所以這邊講的都是以SAI為主。
草稿一個圖層,然後再開新圖層,疊在草稿上畫線稿。
如果怕線稿混在一起,可以像這樣多開分層,將部位分解出來。
上面的圖是將草圖的圖層隱藏,只留下線稿的圖層(如圖3),下面這張則將圖層全開,變成草圖疊線稿的狀態(如圖2)。
點取眼睛圖示就能隱藏顯示圖層。
而且在草圖的時候,也可以先使用顏色區分部位,在畫線稿時就能更清楚要畫的部位。
圖1:分色草圖
圖2:草圖疊線稿(將草圖濃度調淡至可看到線稿顏色但也能清楚看到草圖)
圖3:線稿
而在拉線時,可以使用抖動修正,數字越大則修正度越高,就算拉得慢,線也不會抖得太多
畫長線條時,用到大約S-7左右,橡皮擦大概是15左右,上色時就在10~15之間。
不過這是我的用法,建議你實際去使用看看,才會知道哪個抖動修正的程度比較適合自己。
接下來就是時間跟毅力了,這張線稿也花了我不少時間呢~~
我習慣以多開圖層的方式繪圖,一張圖下來起碼會有十幾個圖層以上,基本分成草圖、線稿以及上色三個部份,每個部份的圖層數量隨需要不定,
除了能保持畫面乾淨,也比較方便隨時作修改調整,而不怕弄髒損壞之前畫好的部份。
希望這樣的說明能讓你了解,如有還有問題,請告訴我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