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25821376 於 2018-2-4 11:47 編輯
所謂辯論自然是會帶給人部分不快沒錯。
但那個倡導自己數據會說話的先生完全沒有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
是,數據會說話,所以呢?我已經知道了這數據,也知道了所有風險和這些被扣著的帽子,你還要和我繼續討論我將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來繼續讓我感受到不被尊重和差勁的感覺嗎?
數據沒有不尊重他們,但當你想用數據讓人閉嘴接受事實而不去在乎他們感受的用很失禮的方式做舉例就是一種不尊重。
我的重點到後期從來都只有你咄咄逼人並且舉出的例子帶給人非常強烈的反感而已。
什麼叫做孩子要是知道他是男人為了錢對著玻璃罐射出的東西,又非得要為同性戀伴侶將來撫養的小孩說成這副德性,絲毫就沒有尊重當初不管什麼原因去捐精的男士也沒有尊重到那一對同性伴侶。
不想繼續討論就因為這已經不是交換意見,你單方面甩知識甩數據甩我可能已經知道的東西,然後絲毫不尊重我已經對你所謂的舉例和口氣感到不舒服並且稍微提出哪裡不恰當或許可以換句話說的時候再甩更多數據更多理論和我說,對這就是他們會出現的問題。
所以我只想達成一個共識叫做,或許我不應該再和你繼續談這個話題,你也不需要引用我的句子來好好打人臉讓人更不愉快。
而且是你的話語讓人導引到那份感覺與思想,你讓我覺得好像我走在路上你就要和我的小孩說我的小孩是玻璃罐內的那東西一樣,即便我還沒有小孩我都覺得不適。
你可以說孩子是透過某些不太恰當的行為生出以至於可能有物化孩童的行為,比如有的同性伴侶會因為想要一個孩子使用非領養的方式去取得一個孩童。
至於是甚麼你就可以不用說了,很難聽,真的非常的難聽。
❈
2/4 立志減肥卻被人帶了一份雞排當正餐,不用減了。
學校還有很久才會開學,是不是該順帶盤算一會兒學校附近的打工,最近用錢有點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