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Meteor針對小學生上學時間、一節課的長短、午睡與否、能力分班做討論:
1.上學時間
我們都有早自習,取個公立學校大約的時間,上學時間大約7:30
那什麼樣的上學時間最適合呢?我先說說英國小孩和我們的小學生睡覺時間的差異。
根據在英國生活的部落客QQmei的說法,英國小學生晚上8點就寢,而我們的小學生則較晚。
孫宏艷研究員認為,小學生要在9點前睡,因為人體的「生物鐘」晚上10點至11點將出現一次全身狀態的最低點。至於睡多久,詹金淦醫師表示,睡10小時最適當。
因此,最佳上學時間是8點,這也是我們扣除早自習的上課時間。
早自習我認為沒有必須存在的必要,因為早自系最原始的用意是晨讀,但是真正有閱讀熱忱的小學生不一定要為了晨讀違反生理時鐘早起。
2.一節課的長短
依照職能治療師楊舒菁的說法,六歲兒童的注意力約為30分鐘。
可以設計一節課為30分鐘,但連續兩節課上一樣的課程,就是兩節為一組完整課程,維持高度專注力。
3.午睡
吃完午餐後,血液會從大腦流進胃部,使人昏昏欲睡,午睡能提升下午的工作力。
若不打算進入深睡期,30分鐘左右的小睡十分不錯。
4.能力分班
我是支持能力分組的人,因為這是因材施教的方法。學得慢的學生不適合快速的教法,能力分組在不摻雜家長想法的情況下並不會給學生貼標籤。能力分組和資優班不同,是每一個科目都依照實力跑班上課。
曾經奪下教育桂冠的芬蘭,實施不能力分班的教育,老師會耐心教會學得最慢的孩子,因為他們認為學得快的人可以自學超前進度。但芬蘭有能力分組,陳之華在書中提過,她女兒的班級在英文課會按照字彙量分組學習單字。
我覺得學習速度慢的組別,每個老師教的學生數應較少,才能讓學生的基礎紮實。此外,不能分配不優的師資給學習速度慢的組別,這點正是能力分班最為人詬病的一點。 |